香港、澳门、台湾华侨学生联合考试是中国教育部为华侨和香港、澳门和台湾学生设计的专项高考,以满足华侨和香港、澳门和台湾学生返回祖国大陆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为他们提供进入大陆大学的机会,也是大多数华侨。香港、澳门和台湾最佳途径。
港澳台侨生联考有两种,全国联考和两校联考。全国联考招生院校涵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一流名校和两所院校,共五科,总分750分,400分,300分。两校联考包括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共四科,总分600分,线上320分。
①考试科目少:文科不考政治,理科不考生物。全国联考5门,两校联考3+x4门。
理工类考试科目为:中文/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文史考试科目为:中文/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
注:申请两校联考的医学专业需要选择考生。
全国联考每科满分150分,总分750分,一分400分,二分300分。
两校联考每科满分150分,总分600分,暨南大学350分,华侨大学320分。
艺术体育专业(4科总分):暨南大学不低于250分;华侨大学不低于240分。
③考试难度低:试卷难度远低于国内普通高考试卷。例如,在数学考试中,试题的难度相当于教科书中的例子。2020年修订考试大纲后,删除部分考试大纲的难度较低。华侨学生联合考试更倾向于记忆和掌握知识点。与高考相比,它削弱了定理。法律的深度扩展和延伸;对于各种定理。法律与综合调查相结合的难度也很低。
预备班:学生联合考试成绩未达到学校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学校降低一定分数,将学生录取到预备班一年,通过考试,然后进入学校本科班。
⑤招生院校多。专业多:全国本科院校300300多所。1000多个专业,包括985.211所院校。考生提前了解信息,报班复习,最后一本自然很容易。
⑥考生人数少,竞争小:2020年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每年只有5000人左右报名参加华侨学生联考,不到普通高考的一小部分。而且联考录取指标不占国内高考指标,不需要和国内普通高考学生竞争。因为考生少,基本不需要择优录取,达到分数线的概率很高。
⑦国内大学优惠待遇国读大学,学费标准与国内学生相同,地位平等。
全国联考:每年3月1日至15日在线预测名称,3月16日至3月28日现场确认,5月第三个周末考试,6月14日前后取得成绩,6月20日至6月30日填报志愿。
两校联考:每年3月1日至15日在线预测名称,3月16日至3月28日现场确认,5月份的第一次或第二次周末考试,6月初取得成绩,6月底录取。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且具有高中毕业学历(必须是学历教育)的,可申请报名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以下简称全国联合招生):
2.台湾省考生具有①台湾省居民往返大陆通行证或台湾省居民居及②在台湾省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
3.华侨考生、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必须取得在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并在国内连续居留2年,两年内注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其中考生本人必须在注册前2年内(即2020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在国内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
考生本人或其父母一方未取得长期或永久居留权,但已留权,但已取得在中国连续5年以上(含5年)的合法居留资格,则注4.5年内在中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且考生本人在注册前5年内(即2017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在中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的,也可以参加注册。
中国公民出国留学(包括公派和自费)或因公务出国(包括外派劳务人员)在外工作期间,不视为华侨。
网上报名与报名确认相结合,其中港澳台考生实行网上报名确认,华侨考生实行现场报名确认。
1.网上报名(包括所有考生)
(1)网报入口:全国联招管理系统考生端(以下简称报名系统)。
(2)在线报告流程:注册-输入注册信息并上传材料-上传照片-支付注册费(仅限内地考试区,550元/人)-预约现场确认时间(仅限华侨考生)-提交注册确认。一旦支付注册费,将不予退还。
(3)考生应上传个人证件的正面和负面照片,持有《港澳居民大陆通行证》、《台湾居民大陆通行证》、《港澳居民居居留证、台湾居民居留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
(4)考生应提供高中文化程度(必须是学术教育)的证明材料。应届高中毕业生必须上传毕业中学颁发的毕业证书和从高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上学期的成绩单原件。以前的学生必须上传高中毕业证书(证书)和高中三年成绩单原件。持有外国学位的考生必须同时上传中国驻外使领馆制作的学历证书(中文版必须注明学历教育)。
(5)持有港澳学历的港澳台考生必须在毕业中学所在地报考。
香港、澳门实行网上报名确认,各考区负责确认港澳台考生在本考区的报名资格。考生应及时登录系统查看确认结果。未通过确认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更正相关信息并再次提交,逾期不予受理。选择在香港参加考试并通过注册确认的考生必须按照注册点的要求按时支付注册费,否则他们将不会参加考试。
华侨考生实行现场确认登记,由广州登记点(暨南大学)负责。考生在现场确认登记时,必须向登记点提交以下登记材料,所有提交的材料均为原件,包括应届毕业生毕业证书。成绩单、外国教育背景和华侨居留权证书必须留下备查。
①与华侨父母有法律关系的证明文件(如考生父母已死亡,需出具考生父母身份证明、死亡证明等相关法律材料);
②中国驻外使(领)馆出具的我及其父母一方取得外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的认证书(中文版必须注明在国连续居留时间和两年内实际累计居留时间),或取得在国合法居留资格证书(中文版必须注明我及其父母一方已取得在国合法居留资格的连续时间和5年内实际累计居留时间);
③考生本人及其具有华侨父母一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
④网上报告时提交的学历证明材料原件。如果您在尚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定居,您必须出示与中国及其定居国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该国使(领)馆的居留权认证,以及中国驻第三国使(领)馆出具的认证书(中文版必须注明取得居留权的时间)。